学院以“科研是强院之路,兴院之本”为主旨,以“科学研究和科技水平是学院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的重要标志”为出发点,以“教学促科研,科研促教学”为着力点,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始终树立“以科研为先导”的思想观念, 以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实力为目标,把学院科研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纳入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以科研促进学院的发展,以科研促进教育的创新。在加强科研基地与平台建设的同时,整合科研队伍和科研资源,积极申报、承担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全面提高学院科研水平,增强学院科研实力,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使学院科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学院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科研经费逐年增加,项目的规模和档次也不断提高。
一、科研团队
近年来,为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协作能力,我院组建了二语习得研究、经贸术语翻译与应用研究、中国外宣与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研究、语言迁移与认知研究 4 个青年创新团队,鼓励各团队项目进行过程中,多主题、多维度、创造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推进“外院攀登计划”,获批山东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创新团队(培育) 1 支。并积极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 24 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人文类)。
二、科研平台
积极搭建各类科研平台。建成了山东省外语院校首家 ERP 语言实验室,支持翻译认知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此外,我院设有青岛市工程项目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青岛社科调研智库实践基地)、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韩国学研究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外语习得与认知研究中心、英语与学科融合研究中心、中国革命精神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族裔文学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翻译研究中心、外语学院语言服务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为师生从事多样化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
三、科研立项
近 5 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科研立项 132 项,完成 47 项,在研项目 85 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 34 项,横向课题 29 项。合同经费 672.19 万,其中纵向经费 126.3 万,横向经费 545.89 万。立项类别多样化,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课题等纵向项目和横向课题均有众多立项。
四、科研成果
近 5 年来,我院教师出版高水平专著 21 部、译著 43 部、编著 5 部。发表论文 439 篇,其中在《外国语》《中国翻译》《当代外国文学》等 CSSCI 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近年来教师在 Educational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及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等 SSCI&SCI 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有明显增长。教师研究成果获 煤炭行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全市统战理论调研优秀成果 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