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办第十五期“秋实论坛”,副院长高艳丽主持了论坛活动,曹慧玲老师、杨明老师及张学义老师进行了交流发言,全体教师到场聆听。
此次活动主要围绕国外访学或考博的体会及收获展开。
曹老师2017年下半年访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师从李少锋教授,研究二语习得方向。曹老师首先介绍了对新西兰的印象、在新西兰的日常生活及奥克兰大学;随后,曹老师介绍了自己访学期间所听的课程,重点介绍了课堂观察中的教师提问和反馈的研究、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定义,并展示了自己所参加的研讨会和工作坊;最后,曹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的文化体验。
杨老师2017年访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研究方向。杨老师分享了自己访学的经验,指出访学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领域。杨老师选择曼彻斯特大学访学,是因为翻译界大咖Mona Baker在曼大。杨老师介绍了曼彻斯特大学的相关情况、自己旁听的课程及结识的国内访学朋友。在访学期间,杨老师还有幸参加了美籍意大利解构主义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的讲座。杨老师还谈了对身边老师申报课题的感悟,指出正是他们一直不断学习、坚持不懈,才最终获得科研项目的立项。最后,杨老师对即将出国及打算访学的老师推荐了网站。
张老师今年成功考取山大大学博士研究生,他从自己考博的经历入手,与在座教师分享了经验。张老师介绍了自己访学山大时的情况:听课、参加讲座、参加研讨会。张老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实自己。张老师指出考博会面临经济、精神、工作压力等,要放弃压力,全心备考;要有“舍得”的精神;同时,个人还要多努力,获得导师的认可,要热爱学习,证明自己的能力。
三位老师从不同的方面,带给大家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座教师收获很大。高院长最后鼓励大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对大家的暑假生活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通讯员:仇全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