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山东科技大学,山青水碧,日暖风轻。6月22—24日,备受关注的“2018语言、翻译与认知国际高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山东科技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本届论坛邀请到国内外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就语言、翻译与认知的前沿问题做主旨发言。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齐聚山东科技大学,我校党委副书记李道刚出席会议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唐建敏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李道刚副书记代表学校热烈祝贺大会召开,向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简短介绍学校以及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和办学成就。他指出,黄海的辽阔、泰山的雄浑、泉城的灵秀养育了山东科技大学的山水品格:包容似海纳百川,坚韧如群峰挺拔,智慧若水韵宛动。李书记同时表明,即使在以工科优势突出的院校,外国语学院在建院16年的发展历程中,砥砺奋进,取得不俗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成就。同时他寄望本次大会将当前的语言认知与翻译认知研究推向新高度。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秘书长兼副会长张辉教授在致辞中高屋建瓴地阐明,认知语言学的范围之广,就像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样,包含很多小岛屿,比如隐喻岛、心理空间岛、概念组合岛等等。此外,张教授还表明,中国认知语言学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经形成常规化、主题性的高端论坛,每年都会在各地高校举办多次年会和高端论坛。
本届会议日程安排周密高效,共有6场大会主旨发言,4场分主题研讨小组,同时配套两场专题讲座:语言学研究课题缩略和中美贸易战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多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活动带领大家涉猎一个个美妙的学术视角,让人流连忘返。
在大会主题发言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南华大学何元建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李少锋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王瑞明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李德俊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等学者分别就“英汉文字及其语言表征的时空性差异”、“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as Bilingual Processing: Its Neural Basis and Neurocognitive Functionality”、“Cognitive Aptitude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Synthetic and Critical Review”、“二语学习中转换消耗的认知与神经机制”、“语料库视野下的短语学研究:方法与挑战”、“英语中名词前多个形容词顺序的加工与习得:来自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的脑电证据”等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大会主旨发言。其中王文斌教授的发言充满智慧与幽默,从多角度论述英汉两种文字和语言的表征差异的根由在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英语文字具有时间性,汉语文字具有空间性。张辉教授的发言则是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技术,探究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者在不同的时间窗口,名词前形容词顺序的倒置激活(LPP)成分的变化状态。23日下午,会议围绕“翻译研究”、“语料库研究”、“二语习得研究”和“认知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分主题研讨。每个小组的专家点评条分缕析,主持人提纲挈领,参与研讨的年轻学者和研究生都表示受益匪浅。会议于24日中午圆满闭幕。
本次“2018语言、翻译与认知国际高端论坛”是一场温馨、精致、美好的学术饕餮盛宴,为四面八方而来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提供了舒适温暖的学术互动体验。同时也促进了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建设,推动了语言认知、语料库研究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发展。(通讯员:王华 摄影:张兴华)